调兵山市第三小学举办“少年军校”展演缅怀祭奠先烈
9月30日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调兵山市第三小学以“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兼具庄严敬意与奋进力量的“少年军校”展演。全校近1800名师生齐聚操场,在追思中传承精神,在检阅中见证成长。此次活动,调兵山市第三小学全程大屏幕直播。
9月30日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调兵山市第三小学以“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兼具庄严敬意与奋进力量的“少年军校”展演。全校近1800名师生齐聚操场,在追思中传承精神,在检阅中见证成长。此次活动,调兵山市第三小学全程大屏幕直播。
在活动现场,还有许多像钱景琦和马绍凯一样来自空军航空大学的年轻学员。虽然岗位不同,但他们都以青春的担当,叫响新时代空军学员的铿锵誓言——
老战友聚会,酒过三巡,满面红光的老张拍着我的肩膀,大着舌头问。
9月27日,在广州市海珠区举行的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年军校展示活动精彩上演。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9月28日,阿拉善盟少年军校活动启动仪式在阿左旗第五小学举行。活动由团盟委、盟少工委主办,团旗委、旗少工委承办。阿拉善军分区政治工作处、 驻盟某部队、盟教体局、盟退役军人事务局、阿拉善边境
凌晨两点,高原的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加勒万河谷,祁发宝只带了十几个人,迎向对面黑压压的人群。没有枪声,只有石头和钢管砸在钢盔上的闷响。那一夜,中国军人用身体把国境线往前推了半步,代价是四名年轻人永远留在了河谷的石头缝里。
这是今年“六一”前夕的一堂特殊课程。孩子们走进军史馆,翻看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在训练场,触摸锃亮的钢枪,追问“子弹能飞多远”;在宿舍,学着把被子叠成方正的“豆腐块”;最后,把亲手制作的迷彩勋章、写满拼音祝福的“英雄卡”郑重送给解放军叔叔,爱军拥军的种子在心田
9月24日,天津音乐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典礼创新采用“情景式大思政课”形式,融合艺术实践与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通过军校共建、师生对话、舞台演绎等多元方式,为来自海内外的755名本科生及研究生新生呈现了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重庆有所陆军勤务学院,招的学生不算多,全国一年就三百多个名额。像山东、河南这样的大省,也就分到十来个名额。分数线还不低,重庆本地男生最高考到609分,比一本线高出140多分,比有些211大学录取分还高。四川、安徽的考生分数也不相上下,竞争真挺激烈。
九六年的夏天格外闷热,黏稠的空气糊在皮肤上,像一层揭不掉的保鲜膜。我穿着一身崭新的国防绿军装,站在老院子的槐树下,肩章上的金色麦穗在夕阳下有些晃眼,心里却像被塞了一团湿棉花,又沉又闷。这是我军校毕业后,第一次穿着军装回家。
1909年8月28日,在清末民初的风雨飘摇中,云南陆军讲武堂于昆明正式成立。这所诞生于民族危机中的军事院校,虽起初承载着清廷编练新军、巩固统治的意图,却最终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熔炉”,为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锻造了无数铁血脊梁。
这几天的北京香山论坛,被一位外国武官的发言暖到了。喀麦隆驻中国武官姆贝勒上校,穿着笔挺的墨绿色军装,胸前别着两枚印着棕榈叶的勋章,站在发言台时,声音不算特别洪亮,却每一句都透着真诚。“我在你们的空军指挥学院学了一年,国防大学又学了一年,现在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一
2025年9月,地处祖国北疆的加格达奇区第一小学,以 “正身如松、砺志如钢、行止有矩、至诚报国”校训为引领,开展系列“九・一八”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国防意识与家国情怀。
9月18日,在北京团市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少工委、内蒙古自治区少工委和北京市第八批东西部协作内蒙古挂职干部团队临时党委共同指导下,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联合乌兰察布团市委、市教育局、集宁区永安路小学共同开展“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北京少年军校乌兰察布行
中国近代兽医,起源于清末编练新军骑兵。1904年在保定设立的马医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兽医专科学校,由姜文熙任校长,是我国最早培养兽医人才的摇篮。
9月18日,在北京团市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少工委和北京市第八批东西部协作内蒙古挂职干部团队临时党委共同指导下,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联合乌兰察布团市委、市教育局、永安路小学共同开展“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北京少年军校乌兰察布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时,毛岸英、毛岸青在距莫斯科300公里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这里数中国学生最多,大概有80人左右。
为助力空军某士官学校2025级新学员快速融入校园生活、掌握健康防护与应急处置关键知识,近日,第九六七医院第二派驻门诊部多名专家受邀入校,围绕多个实用主题开展专题授课,为新学员送上了一堂堂内容扎实、针对性强的“入学必修课”。普及实用知识专题授课授课伊始,第二派驻
“爷爷把4万座桥洞打穿,我要把信息长城筑牢。”9月13日,在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长江云新闻记者见到了2025级新学员刘梓昊,他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立志从军背后的故事。
那天下午,赵山河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请问您是赵山河先生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客气。“我们这里有个科技展,想请您来做嘉宾。”“我一个门卫,去什么科技展?”赵山河笑了。“有位老战友想见您。”